Artists.tw

馬來西亞推補助計畫,積極搶攻國際巨星演出市場

每年補助約6,800萬台幣,設「緊急中止機制」避免演出爭議

隨著全球音樂產業高度競爭,各國積極以各種方式爭取國際藝人演出。繼新加坡因泰勒絲(Taylor Swift)創下驚人經濟效益後,馬來西亞也宣布一系列補助措施,希望成為東南亞新的大型演唱會熱點。

受到鄰國新加坡成功引進泰勒絲(Taylor Swift)演出的啟發,馬來西亞政府近期宣布,將提供經濟誘因,鼓勵主辦單位邀請國際巨星來馬來西亞演出。

為了推動「活動觀光」(event tourism)發展,馬來西亞政府承諾,每年撥款1,000萬令吉(約6,800萬台幣),專門補助具有「高度影響力」的大型演唱會及活動(定義為觀眾人數超過1萬5千人)。同時,如果主辦單位在活動中安排至少30%的本地藝人,還能額外獲得30%的製作成本回饋。

這項名為「馬來西亞演唱會與活動誘因計畫」(Concert and Event in Malaysia Incentives,簡稱CEMI)將由政府投資機構MyCreative Ventures負責執行,並由**通訊部(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)**協助推動。

「這項措施不僅能提升馬來西亞作為區域娛樂重鎮的形象,也將藉由吸引更多國內外觀光客,進一步刺激旅遊產業成長。」音樂產業組織Music Malaysia主席Freddie Fernandez表示。

全國演出產業協會ALIFE主席Dato’ Alan Foo也認為,這是馬來西亞現場演出產業的一個「關鍵時刻」。

「政府能夠認可現場活動產業對馬來西亞文化經濟的重要貢獻,讓我們深受鼓舞。」Foo說,「這筆補助,加上鼓勵主辦單位聘用本地藝人的回饋機制,是一個非常積極正面的進展。它賦予主辦單位更大的行動力,吸引更多國際藝人來演出,同時也確保本地產業能夠實質參與並受益。」

政府指出,此計畫也是為了因應大型演唱會對航空、飯店、觀光等相關產業帶來的連鎖效應,同時帶動就業機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新加坡因與泰勒絲簽下東南亞唯一場次的「獨家協議」,讓她於2024年在新加坡國家體育場(Singapore National Stadium)連唱六場,帶來了高達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,成為馬來西亞此舉的重要參考案例。

「這次措施的推行,正是時機成熟,也吸取了過去一些不幸事件的教訓。」

不過,馬來西亞政府同時也針對國際藝人在當地的演出規範進行了修訂,目的是避免類似2023年Good Vibes Festival上The 1975事件再度發生。

當時,The 1975主唱Matty Healy在首日演出時,公開發表批評馬來西亞反同法律的「充滿髒話的演講」,並在台上親吻男性團員,結果整場活動被政府強制中止,不僅當晚表演腰斬,後續兩天的活動也被全面取消。

為此,新規範正式引入了所謂的「緊急中止機制(kill switch)」,一旦有國際藝人違反政府規定,主辦方將能即時終止演出。

「這是確保活動安全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。」馬來西亞通訊部長Fahmi Fadzil對《自由今日大馬》(Free Malaysia Today)表示,「這樣的修正,是針對過去曾發生、但原可避免的不幸事件,適時做出的應對。」

此外,所有海外藝人在馬來西亞演出前,必須透過**外國藝人攝影與表演申請中央機構(Puspal)**提出申請,獲得正式許可後方能登台。

Fernandez補充指出,這次規範修訂,也將加速主辦單位的申請流程。

「更新後,針對小型演出或宣傳活動的申請流程,處理時間將從原本的14天縮短為7天。」他說,「這將大大簡化主辦單位的作業流程,提升活動籌辦的靈活度與效率。」

【編譯說明】
本篇文章由本站編譯自 [原文出處:IQ Magazine | James Hanley | 2025年4月24日],經整理與在地化調整後刊出。

返回頂端